郑州34中内部交流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时代应注重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复制链接]

34

主题

36

帖子

19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9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6 22:1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以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发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教学改革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和重要的技术手段。因此,学习和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是新时期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是促进教学改革,使之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基本要求。要采取有力措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积极探索计算机教学与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切实把信息素质的培养落实到整个学校教育中去。
    关键词:信息时代教师信息素养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以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发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应对信息化的挑战,我国已确定在中小学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战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把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以带动整个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革新。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教师作为教育中的关键性因素,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成为摆在每一个关心教育的人和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的时间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信息化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其势汹涌,不可阻挡。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使教育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改变了教学资源的形式和内容;扩展了教学的空间;更新了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管理的现代化??特别是传统的中小学的教学模式受到强烈的冲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渐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各种媒体不仅是教师演示讲解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成为学生认知的工具。因此,学习和掌握以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是新时代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1、新时代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人类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 高度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和络技术大大地加快了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同时,迅猛的信息化浪潮正冲击着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军事在内的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令人注目的信息高速公路为我们提供的多种服务正在明显地改变着人类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直至生活方式。有理由认为信息处理能力将是21世纪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听、说、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生存能力。当今时代是瞬息万变和信息量极剧增加的时代,终生学习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信息处理能力是实现终生学习的必要条件。新时代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 信息处理能力,它是新时代的学习能力中至关重要的能力 。
     2、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基本的学习能力实际上体现为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等,开展信息教育、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而教改的关键在教师,这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所指出:“教师是变革的动力??”、“在传授人类积累的关于自身和自然知识方面以及在开发人类创造力方面,教师将始终是主要的责任者,始终起主导作用的决定因素;信息教育的开展,首先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信息意识、信息素质、信息教育能力。 从系统论观点来看,教育活动是一个系统,其中包含的四要素为: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该系统内“流动”着并把各要素“串”起来的重要“物质”,就是教育信息,教育系统的一项最重要的职能就是要教育者有效地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从这方面我们可把教育过程看作一个教育信息传递的过程:而教育者(教师)为系统中的教育信息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无论在教育信息的准备、教育信息的传递等方面,教师都是重要的角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见,教育系统本身也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从适应信息教育开展的需求着想,抑或从教育系统本身的改革、发展出发,教师的信息素质培养都应得到充分重视。
     3、素质教育必须基于信息技术
    我国的教育改革必须是面向素质教育的,必须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技术本身虽不能自然而然地引发教育的革命,但它却是这场必然发生的革命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因为作为智能化技术,信息技术既包括基础设施又蕴涵着人类的高级智慧。信息科学技术、软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等的研究与开发,不仅对我国现行的教育与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而且为我们实现素质教育的理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技术、方法与认知工具。 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学习,思维的主动性和敏捷性逐渐萎缩,创新意识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消磨殆尽,严重地制约了他们作为未来建设者必备才能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能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形成能力,其中学会求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信息教育的开展可以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实现,使学生可以利用信息媒体主动地获取相关信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先天素质,健康自由地发展。
    二、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指教师 对信息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他们在信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素质,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思维、信息手段、信息伦理道德等具体内容。 对于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我们认为最起码应包含以下几点:
    1、敏锐的文化判断能力
    作为信息时代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首先应该具有敏锐的文化判断能力。因为在络时代里,络资源库里储藏的信息实在太多,有些西方国家会借助络传媒,宣扬他们的文化价值思维方式,通过络,对我们进行文化渗透;而且在络世界里,还散布着各种消极的、颓废的文化,它们借助络,不断向青少年涌来。这些西方的文化以及那些消极颓废的文化,很容易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因为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但是对各种各样的事物又充满好奇。他们喜欢冒险、刺激,很容易被这些文化所影响,从而使心灵受到污染,最终背弃伦理道德,形成扭曲的人格。因此,信息时代的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络文化价值观,同时具备一双慧眼,具有敏锐而正确的文化判断和选择能力,识别络中各种文化的真假、美丑与恶善,充分发挥络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络文化意识,使学生免受那不良的、消极文化的影响。
    2、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互联是一个宝藏与荆棘毒刺、豺狼虎豹共存的原始森林,青少年对可能遇到的危险没有丝毫预知能力和保护能力。所以,络科技时代的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应该要经常上,积极主动地去认识络里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形式,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站好岗,为培养具有健全思想品德和富有创造力的未来社会创造者尽自己的责任,奉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还应有高度的自律意识。教师务必遵守上秩序,严肃上纪律,不能制作、复制、传播各种违法乱纪和不利于先进文化建设的信息,应该自觉建立并遵守络道德规范,养成个人络道德的高度自律,做好榜样,从而引导青少年也自觉遵守络道德规范,形成个人自由与自律相互统一,责任与道义相互和谐的络文化。
    3、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要想成为络时代一名合格的教师,则还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因为教师面对的是我们未来社会的创造者,承担着培养他们、正确引导他们发展的重担。当今世界的教育中,师生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所以,络时代的教师应该具有创造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思想开明,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当好学生学习的顾问、学习的参与者和积极的引导者,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4、资源的收集与管理能力
    信息时代,知识爆炸,事实的信息大量出现甚至泛滥,如何收集并高效管理有效信息,这是信息时代教师必备的一项重要素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郑州34中内部交流区

GMT+8, 2024-7-1 04:49 , Processed in 0.165009 second(s), 23 queries .

© 2001-2016 www.zz34.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