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34中内部交流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理化生研讨课后感

[复制链接]

72

主题

73

帖子

2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8 16:5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观《杠杆平衡条件总结复习》课后感
66日下午第一节,张哲斐老师把分组实验引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复习,他与八(2)班的用40余分钟的时间完成了这节课.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张老师教态文质彬彬,循循善诱,课堂的进程可以说是稳中求进。在教师不断的提问中,学生们积极回答,从学生们积极回答的神态,可以看出,把实验引入这节复习课,学生们感觉难度降低了,并且增加了自身对杠杆的感性认识。
那么这节课是不是一节“好课”呢?什么样的初中物理课才算一节不错的课呢?我想借用前段学校邀请的郑州市物理教研室叶晓军老师的几句话:在设计一节课之前首先明确几个问题:
我这节课是干嘛呢?这节课重难点有哪些?所以在上每节课之前,首先明确三个问题,一是学习目标,二是本节课的重点,三是本节课的难点。搞清楚这三个问题,之后才能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针对本节课,张老师设置了三个学习目标:
1、      通过结合图像,复习杠杆的五要素,并能准确画出杠杆的动力和阻力和力臂。
2、      通过改变力及力臂的大小来判断杠杆的偏向问题,并能总结出相应的规律。
3、      通过实验探究杠杆受到不同方向拉力的作用时,会用杠杆平衡条件判断拉力变化的规律。
重点:准确理解杠杆五要素,并能正确完成杠杆作图。
难点: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力和力臂的变化问题。
根据以上学习目标和以往教学经验,有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1、      重难点分析的很全面正确,但感觉不够聚焦。在杠杆作图中的重难点是画力臂,在解决力与力臂变化问题时的重难点也主要集中在画力臂。所以感觉重难点应该聚焦在力臂的画法上。当然本节课的第一个重难点就是如何和学生一起能够熟练的正确的画出力臂。第二个就是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杠杆动态变化时,力与力臂的变化情况分析。第二个难点与本节的第一个重难点是环环相扣的。解决不了杠杆五要素的作图,就没法攻克第二个难点。所以画力臂即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而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杠杆转动时的动态变化问题,则是本节课的难点。那么这节课的大部分时间应该是解决这两个问题。张老师的学习目标1和学习目标3基本上是指的这些内容。
2、      针对第二个学习目标,杠杆的偏向问题,就以往学生情况来看,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没有太多的思维困难或障碍。当然也不能否认张老师认为有些题目中的杠杆尺上没有标度,会致使有些同学想不出用“赋值法”解决而成为现在学生的难点。鉴于上述认识,张老师在这个目标的突破上花费了约20分钟时间。
另外,除了学习目标外,我认为还有两点值得我们物理老师思考:
1、      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是不是都是结论或规律?是不是应该作为一个结论去运用?
2、      关于杠杆动态时分析力与力臂的变化情况时,张老师给予了分类:(1)动力臂始终不变的类型题。(2)动力方向始终不变的类型题。我想没有必要,关键在于强调分析问题时的方法。可以借鉴在场的一位老教师的说法:杠杆动态分析问题题有单变量的和两变量的。也就是说我们有没有必要给题型分类?
3、      物理分组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在复习课中怎样有效的引入实验教学?
不管怎么说,这节课让我学习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同样,通过评课张老师作为上课的老师会学到更多。上课就是磨练,经历一次磨练,就预示着一次大的成长。期待着下次会更好,因为课堂是学生校园生活的主阵地,是学生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作为老师都需要好好把握。
观《探究温度对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影响》课后感
66日下午第二节,有幸观摩了王萍老师的一节实验探究课。
学习目标:
1、      通过探究实验,梳理科学探究的方法。
2、      通过探究实验操作,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思维周密、善于思考、动手实践、与人合作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探究实验的设计、实施
这节课学习目标中的达成目标的学习活动很清晰:探究实验和探究实验操作。聚焦到探究实验和探究实验操作上。
通过授课过程,发现王萍老师在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是不断的追问,不断地发现学生的认知冲突,再用同伴互助或教师点拨的方式把学生从认知错误中纠正过来,最终达到建构知识的过程。即便是在最终的实验结果展示阶段,学生中出现了不少出乎意料的结果,也是经过教师的不断追问,学生回顾实验过程,分析出导致失误的原因。这种教师启发式的追问,为学生自我反思搭建了平台,使得学生对自己的操作过程有了科学的认识,体会到了实验时仔细观察、思维周密、善于思考、动手实践等能力的重要性,也为科学素养的形成做一铺垫。我觉得课堂上不断的有效追问是最能启发学生思维的。这一点值得借鉴。
通过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和教师教学行为,有几点是值得好好学习的:
1、      教师以类比、追问、小组展示等教学方法来让学生的思维过程突显,并采取讨论、假设的方法去有效的纠正一些学生的认知冲突。
2、      这节课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以学生为主体。
3、      教师语言简练不拖沓。板书清晰、大气有条理。
有几点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1、      如何克服学生零基础接触到科学类实验的困难?比如八年级孩子还没有接触到固体药品的使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等。这节课王老师采用的是让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时观看视频。反馈的是大多孩子没有去看。
2、      当实验设计出现很多版本时,教师如何引导孩子进行归纳总结,找到实验设计中共性的东西?即实验设计中所蕴含的方法或者说是解决问题的模型如何突显出来?
总之,收获颇多,也为在课堂上学习孩子们感到幸福!
霍思含
20186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郑州34中内部交流区

GMT+8, 2024-7-3 01:23 , Processed in 0.142008 second(s), 24 queries .

© 2001-2016 www.zz34.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